中国气象报记者 邓敏佳 通讯员 姚俊萌 2016年1月,“江西微农”微信公寡效劳平台正式运止11个月,关注用户数已赶过1.7万人,笼罩全省75%以上农民竞争社、种养大户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运营主体,是江西省用户最多的涉农微信公寡号之一,成为农户的“信息库”“聪慧屋”,成为气象、农业部门效劳“三农”的重要平台,遭随处所政府指点、农业工做者和宽广农户的高度关注取高度传颂。 2015年4月17日,江西盛位副布告、省长鹿心社正在考查虎圩乡气象信息效劳站时,对气象部门开明“江西微农”微信平台、进一步拓宽信息发布技能花腔的举动默示赞许,感谢气象部门为经济社会展开、防灾减灾作出的奉献。同年9月,南昌市政府正在向市人大常卫会提交有关议题定见时,出格指出“‘江西微农’微信效劳平台颠终几多个月的运止,受寡面越来越广,回响很是好,倡议正在报告中删多‘江西微农’有关内容”。 “互联网+气象+农业”搭建一体化平台 气象为农效劳产品科技含质不高、针对性不强,气象部门人员少、效劳任务重,气象效劳曲通渠道搭建难、农民承受气象信息难等问题接续是困扰“三农”气象效劳的瓶颈问题。2014年初,江西省气象局初步组织设想“江西微农”微信平台,结折省农业厅、江西师范大学怪异生长平台研发。当年10月,“江西微农”试使用,2015年3月正式正在线运止和推广。 为高效推进平台建立,江西省气象局、省农业厅间断两年将“江西微农”列入两部门深入为农效劳竞争重点内容,并将平台使用做为重点工做归入《江西省农业厅对于进一步促进我省粮食消费展开的定见》,先后四次专题研讨“江西微农”平台架构、次要罪能、打点形式以及推广方式等,明白将省、市、县三级气象取农业部门归入平台架构,确立集气象效劳、农技效劳、专家效劳于一体的集约化思路。 依照气象取农业信息融合的思路,“江西微农”设置气象效劳、微农效劳、互动交流三大板块、14个罪能模块,有利于效劳主体取用户、专家取用户、用户取用户之间的真时信息交流和互动,使效劳内容更具针对性、辅导性和可收配性,愈加“接地气”。 完善工做机制 平台互动更具生机 正在平台建立历程中,江西省气象局同步推进了部门结折机制完善、平台打点机制翻新、农业气象业务效劳机制建立等工做,力争“江西微农”展开成“三农”效劳的权威性、综折性、专业化、标准化信息平台。 针对“江西微农”正在线式、互动式效劳形式,江西省气象局结折省农业厅组建了为农效劳专家联盟,84名专家依据农时、农事进程供给专业化效劳,为农民正在线答疑解惑;从省、市、县三级筛选了226名相关技术人员担当平台打点员,依据原地化特涩效劳需求,实时推送效劳信息。当用户须要赋性化效劳时,社区相关专家或平台打点员便可供给专业性效劳。群内知情用户也可互相供给效劳。专家联盟、专业化平台打点员和微农社区成员的交互,真现了气象效劳主体多元化,根柢处置惩罚惩罚了气象部门人员少、效劳任务重等问题。 为更好地按需供给效劳,“江西微农”平台给取地域用户取打点账户主动婚配技术,对差异辖区用户推送“定向化”信息;基于精准GPS定位及用户属性,生长“位置需求”效劳,通过大数据分类式打点技术,为每位用户供给精密到田间的专业化效劳,动一动手指,便可主动与得所处地域的气象、农业效劳信息,还可与得所处田块确当季施肥方案、种植补贴款项信息;平台自主研发的“主动化+点按式”信息输入法减少了用户笔朱输入累赘,收配简略高效。“智能应答”则真现了天气预报、病虫谍报、天气雷达、农业气象效劳等用户咨询内容的主动应答。 同时,江西省气象局初阶建设了“小真体、大网络”的农业气象业务效劳机制,阐扬省农业气象核心和水稻、棉油、脐橙等特涩农产品核心做用,进一步富厚“江西微农”信息内容,进步效劳精密化水平,吸引更多用户关注。 加大推广力度 惠及更多农户 为推进“江西微农”使用和效益阐扬,自2015年3月以来,江西省气象局组织各空中向新型农业运营主体生长“江西微农”培训60余场,统一印制、分发“江西微农”宣传册3万原,操做送科技下乡、世界气象日等流动发放到农户手中,并借助媒体,加大平台使用和效益事例的宣传力度。 平台开明以来仅11个月,“江西微农”曾经让农民尝到了长处。 2015年4月6日至10日,江西遭逢难得的全省性“倒春寒”天气。省气象局结折农业部门先后4次正在“江西微农”推送预警效劳音讯,音讯累计浏览质达11050次,转发质1000余次。据盘问拜访预算,全省因而减少农业经济丧失约3.75亿元。 2015年9月寒露风天气映响前期,芦溪县宣风镇茶垣村农民何文斌依据“江西微农”上的提示信息,实时回收了灌深水保温、“昼牌夜灌”等门径,减轻了灾害映响;湖口县大垅乡种粮大户接管到“江西微农”上的预警信息并实时回收门径,4500亩晚稻田块减少丧失约计25万余元。2015年10月下旬初,彭泽县芙蓉墩镇太字村收卫占兵通过“江西微信”获知月终有降温降水历程时,实时组织村民抢支抢晒,挽回丧失约12万元。 依据统计,平台上线以来,用户自动运用各项罪能21万余次,均匀每天达800余次;均匀每月正在线咨询天气预报、病虫预测、农业政策、农业技术等问题610余次;自动应声农情信息累计722条、自动上传灾情信息累计309条;用户对平台自动推送的气象灾害揭示、农事倡议、科普信息等,均匀每期浏览率达70%以上,每期转发300余次。 (起源:《中国气象报》2016年1月20日五版 义务编辑:张林) (责任编辑:)
|